如今,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躯体疾病如发烧、头痛、咳嗽等很重视,而对孩子的行为异常却不大重视。
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,应从婴儿抓起。其实,从生下来起,婴儿就开始主动与人交往了,每一声哭、每一个笑脸、每一个动作,都是主动交往的信号。这种主动性很宝贵,父母不能漠视和冷淡它,这是孩子长大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。特别是生下来6——22个月,是婴儿依恋关系敏感期,需要固定的依恋对象。这个角色往往由母亲来充当。这时的母爱自然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。现在,社会和家长往往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定对孩子教育成败的标准,而对孩子的品行、生活能力、劳动观念、助人为乐精神等方面的素质考虑得少,特别是缺少公德教育。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、生活能力差等弱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,这种顾此失彼的教育方式,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。